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娜深圳报道
2023年的股权投资行业,聚光灯持续追向国资GP和CVC。
今年5月,中芯集成在科创板上市,成为TCL创投数十家上市企业中又一新成员。数日后,宁波东燊智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正式成立,为TCL创投提供了更多撬动科技投资的干火药。
根据TCL科技集团公告信息,前述合伙企业的认缴出资额为 15.61 亿元人民币,新合伙企业的存续期限为“长期”,并将根据不同投资功能组成对应的子基金。
“我们是集团的一支先遣支队,集团是我们的重要基石投资人。”TCL创投董事长袁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,团队一直以来的使命是找寻未来的机会,不会因为CVC身份而自我设限。
TCL创投成立于2009年。当时CVC理念尚未广泛进入中国,本土PE/VC机构纷纷狩猎“准创业板企业”,TCL创投作为前沿科技领域的新瞭望者进军股权投资行业。
过去的14年中,团队持续在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前沿显示、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、智能硬件、新材料及半导体等细分领域投资,截至当前已累计投资超过130个项目、成功退出40多个项目。
TCL创投的关注方向也可以从最新设立的合伙企业信息得到印证。据公告信息,新设立合伙企业的投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显示,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行业及产业上下游核心环节,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等领域,以及围绕主业相关的前沿技术、开发和应用,助力布局和加速公司高端科技产业发展,提升高水平科技定位。
非典型CVC成长路
从投资策略的角度,TCL创投进入市场之初,就选择了一条非典型成长道路。
任何行业的颠覆者都来自“外行人”。TCL集团管理层笃信这一点,于是,初创期的TCL创投肩负起重要使命:成为TCL集团的“第三只眼睛”。
回顾2009年的股权投资市场,苦熬数年的本土PE/VC机构迎来盛宴,创业板造富效应带动全民PE潮起。
“非典型”表现之一,是当时的TCL创投没有顺势大举投资Pre-IPO项目,并在内部明令要“拒绝套利式投资”。
和创业投资一样,CVC也是舶来品,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展开投资,一方面以此巩固护城河,另一方面适当获得财务收益。最早在中国以CVC模式进行投资的,多是海外企业的投资部门。
“非典型”表现之二,则是在当时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大背景下,TCL创投并未将投资领域限定在集团已有的任何产业板块。
换句话说,从成立之初开始,TCL创投团队就致力于寻找“属于未来”的机会,而非一方面受益于集团资源,一方面受限于集团战略。
梳理TCL创投已投项目可以发现,其被投企业仅有大约三分之一是如今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内的企业。团队在投资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项目时,集团尚未进入相应赛道。
以新能源行业为例,团队在2011年投资了捷佳伟创,2016年初投资了帝科股份。比TCL进行重大资产重组,进入光伏新能源行业早了不止三年。
“这些投资完全是基于趋势作出的。”袁冰介绍说,团队作趋势判断主要从用户场景出发,以此来分析产业变革方向。在他看来,背靠大玩家的确拥有很多资源,但不应拿着这些来赚快钱,发现未来才是“真正有门槛的事”。
走向精细化投资
成立14年,意味着TCL创投已经历多轮资本市场周期。TCL集团的40多年历史,更让这支团队对产业规律心存敬畏、对产业发展抱有信心。
因而,无论面对萧条还是繁荣,团队都能多一份清醒。
正如初入市场的TCL创投就明确 “不赚一二级市场价差”。 回顾这一纪律,袁冰说,“做投资要理解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。相对于企业何时上市、IPO定价如何,我们更关注业务增长是否健康。”
不追热点不逐风口,让团队能更从容地去发现。比如团队在2014年年底关注到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机会,后展开新能源领域布局,早期项目包括锂电上游的德方纳米、中锂新材等。
其后的行业摸底中,多家被投推荐了一家“很不一样”的公司,成就了发现“宁王”的投资故事。
事实上,从90年代开始以家电巨头的身份傲居市场的TCL,是中国锂电行业的首批玩家之一。1999年,专注于研发、设计、生产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的TCL金能电池正式成立。
如此的经历获得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的共鸣。当轮融资中,TCL创投成为宁德选择的少数几家投资机构之一。
“进入主流玩家生态。”这笔投资完成后,TCL创投在新能源领域的行业生态逐步形成。近年来,构建产业生态的策略再在半导体领域得到实践,团队在半导体行业及产业上下游核心环节展开布局。
在这一领域, TCL创投截至当前已布局中科寒武纪、翱捷科技、星环科技、敦泰科技、中芯集成、泰科天润、盛合晶微、集创北方、得一微电子、华澜微电子等多个头部关键项目。
行业精细化投资让TCL创投在新能源及半导体行业两大领域收获颇丰。袁冰透露,如今对团队看好的项目,TCL创投可以从天使轮连续加码投资到上市前,“即便现在利润还是亏损的,但只要看清了,我们就会(持续)投。”
谈及未来,他表示,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前沿技术投资,包括在半导体材料和装备领域的持续布局。
从容与克制背后
今年以来,国内人民币基金的募资环境挑战依旧。无论在行业大会还是地方论坛上,GP们都绕不开一个话题,“人民币基金最大的困难是募资难。”
整场采访中,袁冰言语中没有焦虑,更多的是从容与克制。谈到募资话题,他谦虚道,“我们募资能力很弱。”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袁冰自谦的团队募资能力弱,实则出于不依赖外部出资人的底气。首先,TCL创投拥有TCL这一基石投资人,无需急切对外寻求基金募集;其次,这家机构多只在管基金正处退出期,尤其半导体和新能源的头部项目正在带来可观回报;第三,相对追求管理规模的追逐,TCL创投更在意能否持续创造优秀回报。
甚至于,当各地政府引导基金抛出合作的橄榄枝,袁冰提醒团队要理性评估:“做投资不能只是为了‘完成任务’,得真正寻找产业链上的好项目。”
不仅如此,成立之初定下的“不赚一二级市场价差” ,也让团队享受到恪守投资纪律带来的果实。
TCL创投管理团队经历过作为企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,进入股权投资行业后也作为基金管理人经历并穿越过周期。因而袁冰笃信,“我们的这份坚持是对的。”
近月行业内一篇关于内卷的文章迅速刷屏。多位受访者向记者表示,硬科技投资已进入红海和内卷阶段。
记者了解到,TCL创投内部并无内卷文化,更多的是基于长期主义的从容。比如,其团队内部有个不成文的共识,投资经理们可以留出一定时间投入到“KPI之外的事”。
这一机制和谷歌“20%时间”类似。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·佩奇和谢尔盖·布林曾表示,这让员工更具创新性。结果也证明,谷歌的很多优秀项目都源自于此。
“不论是什么方向,只要自己特别喜欢、又相信可能成为方向,我们就投入进去。”袁冰对年轻投资经理们说,投资人的成就感来自投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,哪怕投的项目成了“先烈”,也是职业生涯中值得一书的过往。
袁冰说,这才是投资人应当怀抱的梦想。
本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,仅供参考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